家事類
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,與您分享!!
遺囑究為附解除條件贈與或附負擔贈與應為辨明而異其請求
2025-09-25
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303號民事判決要旨
一、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,駁回其上訴,係以:上訴人主張系爭契約因解除條件成就而失其效力,依系爭遺囑,車0鈞所遺甲○房地歸其所有,被上訴人登記為該房地所有權人,構成不當得利,其據以起訴請求返還,並無當事人不適格情形。其次,依車0鈞4人於105年4月3日簽署之系爭契約記載,車涵鈞與上訴人願各自將名下甲○房地、乙○房地贈與次子即被上訴人、長子車0國,車0國2人若未按月負責輪流照顧扶養上訴人、車0鈞至終身,其等得收回贈與之房屋,足見系爭契約應為贈與,且附有被上訴人、車0國應輪流照顧扶養父母即車涵鈞、上訴人至終老之負擔,屬附負擔之贈與,並非附有解除條件。車0鈞嗣於106年7月11日將甲○房地所有權贈與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,參諸證人車0國證稱車0鈞與被上訴人並無其他移轉不動產所有權之約定,堪認被上訴人係基於系爭契約而受領甲○房地所有權。縱被上訴人於車0鈞生前即未履行上開負擔,惟上訴人未舉證證明系爭贈與業依民法第412條規定撤銷或經車0鈞4人合意撤銷。從而,上訴人依民法第179條規定,請求被上訴人將甲○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上訴人,為無理由,不應准許等詞,為其判斷之基礎。
二、按條件乃當事人以將來客觀不確定事實之成否,決定其法律行為效力之一種法律行為附款。除有特別約定外,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,於條件成就時,發生效力;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,於條件成就時,失其效力。至負擔雖同屬法律行為之附款,然無限制法律行為效力發生或消滅之作用。是附解除條件之贈與,於解除條件成就時,贈與契約當然失其效力,無待當事人另為解除之意思表示。而附負擔之贈與,受贈人不履行負擔,贈與契約並不當然失其效力,須待贈與人依民法第412條第1項規定行使撤銷權,方會使贈與契約消滅。觀諸車0鈞4人於105年4月3日訂立之系爭契約記載:為防年老多病,生活不能自理計,願將吾(指車0鈞)名下大湳之房屋贈與次子振0(即被上訴人),吾妻玉0(即上訴人)名下中壢之房屋,贈與長子0國,屆時由二子按月負責輪流扶養照顧,不得有誤。且房屋仍由父母住至終身為止,中途不得以任何理由請父母遷居。如中途有不力行義務者,父母得依此契約,收回贈與之房屋,不得異議等語,似見上訴人、車0鈞夫妻與車0國2人約定由其等將系爭房地分別贈與車0國2人,如車0國2人將來未按月輪流扶養照顧其父母即車0鈞與上訴人,上訴人與車0鈞夫妻即得收回贈與之房地,無庸另為撤銷之表示。參以證人車0國復證述:伊父母希望兩個兒子按月輪流照顧他們,系爭契約載明要照顧父母才有房子,系爭房地兩個兒子一人一間,條件就是要照顧父母等語。果爾,倘被上訴人未依約扶養照顧父母,甲○房地之贈與是否不待車0鈞撤銷即當然失其效力,而得由車0鈞收回該房地?則能否謂被上訴人與車0鈞間非成立附解除條件之贈與,而係附負擔之贈與?即滋疑問。此攸關系爭贈與已否失其效力,及上訴人得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,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甲○房地所有權之判斷,自有進一步研求之必要,原審未詳加推闡明晰,遽謂系爭贈與係屬附負擔之贈與,上訴人未證明該贈與已依民法第412條規定合法撤銷,進而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,自有可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