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案例分享 > 家事類
家事類
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,與您分享!!

特留分侵害扣減與遺產分割

2025-09-14
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929號民事判決要旨
(一)按應得特留分之人,如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,致其應得之數不足者,得按其不足之數由遺贈財產扣減之,民法第1225條前段定有明文。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,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,同法第1187條亦有明定。而指定遺產分割方法(民法第1165條第1項)及應繼分,亦屬處分遺產之情形,如違反特留分規定,應可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,許被侵害者,按其不足之數對扣減義務人行使扣減權,惟扣減權一經行使,其因而回復之特留分係概括存在於所有遺產上,非謂該特留分易為應有部分,存在於各具體之標的物上,亦非謂該特留分轉換為按應繼財產價值計算之金錢。原審一方面以系爭遺產價值共2664萬2901元為由,算定被上訴人之特留分為666萬725元,認黃0英以系爭遺囑指定之遺產分割方法,侵害被上訴人特留分(違反特留分規定),被上訴人得行使特留分扣減權,另方面又謂基於尊重遺囑之意旨,應將黃0英所遺如附表編號1至5所示遺產變價後,按上訴人4分之3、被上訴人4分之1分配價金為當,將如附表編號19、28、29之保單價值分配予被上訴人,足見被上訴人受分配取得之遺產價值,逾越其特留分之比值,有理由前後矛盾之違法。  
(二)次按法院裁判分割遺產,定其分配,應斟酌各繼承人之意願、利害關係及遺產之性質、價格、利用價值與經濟效用。又遺囑之解釋,應著重於遺囑人真意之確保、遺囑自由之維持。系爭遺囑記載系爭不動產由上訴人取得,但不得出售,否則應將出售所得價金4分之1分予被上訴人,其真意為何,尚欠明瞭。原審未闡明釐清,亦未調查系爭不動產歷來使用情形,究明兩造就系爭不動產原物或變價分割之意願、採原物分割有無以金錢補償之可能,遽以如附表編號1至5為房屋及坐落土地,並尊重遺囑之意旨,即為變價分割,尚嫌粗略。
(三)再按因繼承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,應經登記始得處分其物權,觀諸民法第759條規定固明。惟繼承人中之1人或數人得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,申請為土地之公同共有繼承登記 (土地法第73條第1項、土地登記規則第120條第1項規定參照),而繼承人中之1人或數人,於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辦理公同共有繼承登記時,倘因與其他繼承人事實上處於對立、爭訟或類此狀態,有難以取得申辦繼承登記之必要文件,或登記於部分繼承人名下之土地,是否屬於被繼承人之遺產,於繼承人間尚有爭執,且尚有其餘遺產需併同分割,為符訴訟經濟有權利保護必要之特殊情形,該申辦繼承登記之繼承人,以一訴合併請求其他繼承人「協同」辦理公同共有之繼承登記,並為全部遺產之分割,亦應准許。原審固揭明本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09號判決上開意旨,然被上訴人之追加聲明,並未表明請求上訴人「協同」辦理繼承登記,其聲明是否完足妥適?自待釐清。乃原審逕認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、第828條準用第821條但書規定,請求上訴人將系爭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為兩造公同共有,為有理由,亦有可議。
(四)系爭遺囑內容之真意為何,既待事實審調查審認,並影響被上訴人得否行使特留分扣減權,則關於系爭移轉登記應否塗銷部分,不宜先行確定,爰併予廢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