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事類
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,與您分享!!
法院對於違約金是否酌減之審酌因素
2025-07-26
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857號民事判決要旨
次按違約金,有屬於懲罰之性質者,有屬於損害賠償約定之性質者,如為損害賠償約定之性質,則應視為就因遲延所生之損害,業已依契約預定其賠償,不得更請求遲延利息賠償損害。又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,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,民法第252條定有明文,而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,應就債務人若能如期履行債務時,債權人可得享受之一切利益為衡量標準,且法院酌減違約金至相當之數額,關於是否相當,須依一般客觀事實、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,以為酌定標準,此不問違約金作用為懲罰性抑為損害賠償之預定,均有其適用。倘違約金係屬損害賠償總額預定之性質者,尤應衡酌債權人實際上所受之積極損害及消極損害,以決定其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。倘屬懲罰性違約金者,應參酌債務人違約之情狀,且於債務人不履行時,債權人除得請求債務人給付違約金外,尚得請求履行債務或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,就債權人之損害已有相當之填補,亦非不能以誠信原則予以檢驗,當事人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而顯失公平。查系爭租約第6條約定遲付租金之違約金,係屬損害賠償額預定之性質,乃為原審所認定,則被上訴人自不得於違約金外,更請求因遲延給付所生之違約金,原審見未及此,於系爭租約第6條約定之範圍,除違約金外,復命上訴人就系爭租金給付遲延利息,已有未合。又系爭租約第25條、第27條所約定之未返還租賃物違約金、終止租約違約金,性質分別屬懲罰性違約金、損害賠償額預定違約金,亦為原審認定之事實;原審並謂被上訴人於A期間所受之損失乃營業損失亦即租金損失,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營運損失,已足填補被上訴人於A期間之全部損失。上訴人於事實審復另主張:伊返還系爭租賃物後,被上訴人已將系爭租賃物出租予雄獅旅遊,未受有損害等語,並提出113年4月26日新聞報導為佐證。乃原審未說明上訴人應給付A期間所生之系爭未返還租賃物違約金,何以無須審酌被上訴人於A期間所受之全部損失已得由系爭營運損失獲得填補,及被上訴人於B期間是否已因系爭租賃物另出租他人而未受有損失之理由,遽命上訴人給付系爭未返還租賃物違約金、系爭終止租約違約金,亦嫌疏略。
